
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
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在打开盒子前,你永远无法确定猫的生死。
眼下,南宁众多的学区房成了“薛定谔的猫”,因为没到你上学的那一刻,你都无法确定学区房里的孩子能否上得了对应的学校。
因为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学位不够用,从而激化了业主与开发商、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万科城、联发君澜、荣和悦澜山三大楼盘的“三国杀”引发关注。
这件事最终以三大小区部分生源分流至凤岭北的翠竹实验学校告一段落。
这已经不是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第一次被分流。去年,该学校的学生曾被分流至两公里外的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上个月,保利领秀前城业主拉起横幅,拒绝民主路小学(青环校区)的孩子“分流”至旁边的青秀三中。这里的分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流,而是借用教室。
另一个著名的学位分流事件当属五象新区的五象实验一小。
这个学校的学位紧张问题早在2019年就已出现,业主需要按照房户一致原则、独立产权、按户口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入学就读,其他则分流。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分流了六年级6个班的学生在三中借读。今年三中扩招没办法再借教室后,一年级新生全部分流至良玉小学就读。
一南宁教育界的资深人士表示,他所在的南宁某名校也面临着分流,“最后一间功能室都用上了,如果明年不能扩建,就只能分流了”。
学位分流之所以闹那么大,就是家长明明花了大价钱买的学区房,结果读书的时候你告诉我学位不够换个地方读。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而分流事件屡屡发生,也让学区房成了薛定谔的猫,不到上学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身在哪所学校。
很多家长不明白:新的区域新的学校,学位为什么不够?
就拿滨湖路(长虹校区)来说,看似只承担了万科城、联发君澜、荣和悦澜山及龙腾小区4个小区的适龄儿童就读。
但细细算来,万科城、联发君澜、荣和悦澜山小区的容积率是4.0~4.6,户数分别是4639户、1844户、4600户,总户数超过1.1万户,每年预估上百适龄儿童新入学。
但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仅规划了36个班,显然不太够用。2020年,就有人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馈过这个问题。
旧学校学位不够情有可原,毕竟规划很早可能跟不上新情况,但新区域新学校学位不够就说不过去了。但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
①有规划,难落实。
他表示,一个区域有多少人,配多大规模的学校,这是一道算术题,是可以算出来的。但是,最主要的是难落实。
“我也跟规划部门的朋友交流过,不是不懂规划,真正难落实。”
②二孩放开短期婴儿潮到来
2016年放开二孩后,出现了一波短期的婴儿潮,适龄入学儿童增加。“这是没办法预估的,如果规划用地上没有预留就没有办法。
③近三年部分新校不能如期动工
为什么不能?疫情的影响,经济的影响。毕竟,建学校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也是有关联的。
他同样表示,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分流并不是ZF不给学位读书,而是分流到附近学校。需要相应的学校做好幼儿接送、安全等的管理,也需要家长理性看待“分流”。
商品房市场诞生以来,学区房便是金字塔尖的资产,整个城市的硬通货,占据各地房产单价的天花板。
近年来,又是学位分流,又是重新划定学校,又是严惩虚假学区宣传,关于学区房不稳的新闻比比皆是,但家长对学区房的瘾始终戒不掉。

▲某盘因发布虚假学区广告宣传被罚 图源:930老友记
不仅戒不掉,在行情遇冷的当下,学区房甚至成了保证很多楼盘销售量的“速效救心丸”,有了好学区加持,就能逃出冷冻行情,飞出升天。
此前的五象湖“四大天王”就不说了,就说今年,五象新区迎来多个名校入赘,五象有意引进三美、新民、37中等“名校天团”?这直接让北投时代、万科翡翠中央等楼盘,在新名校的刺激下迎来了喜人的销售增长。
同样是五象某楼盘,因为附近有可能引入某个名校,该盘就调整了自身的销售节奏,HOLD住名校官宣,以期让学区房这位大哥带飞。
此外,五象名校分校的批量到来,还带动了周边二手房价的回弹。一位购房者,看中了融创九棠府一套二手房,新民中学官宣直接涨价500元/㎡,含泪买下。
我们的置业管家阿全说,南宁学区的附加值还是太大了,不仅家长买房看中学区,连一部分刚需购房者也关注学区买房。“经济宽裕的家长,对于学区房毫不吝啬,咬牙都要上(买)。”
可见,学区房对于开发商来说,那就是销售的灵丹和妙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那就是刚需中的刚需。但是,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从目前的种种事件来看,学区房堪比薛定谔的猫,追之需谨慎。


转载自:
楼市花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