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着不为人知的声音密码,敢来破译吗?

在广州市白云区,
藏着一个超低调的博物馆——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或许在众多朋友眼中,这个博物馆略显陌生。
初闻其名,你可能会误以为它只是个音响主题展馆,
但其实它是一个丰富的民间藏品宝库。
今天跟着小阅的脚步探馆,你会发现其中的宝藏~

作为国内首个以声频系统发展为主题的博物馆,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收藏着横跨东西方、纵越千百年的时代记忆,
开创了声频行业主题博物馆的先河。

有声音的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呢?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出发。🚶

岁月留「声」,聆听百年前的声音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位于迪士普科技园内,
进入园区往左前行,仿佛闯入了一个岭南园林秘境,
假山流水、绿意盎然,
为这次博物馆的探索之旅平添了几分诗意与静谧。


穿过曲径幽深的石板路,
乘坐电梯到三楼就到了展馆入口。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由音响馆和影像历史馆两馆组成,
跟着小阅先从音响馆开始探秘~

步入展馆大厅,
一座名为“贪德堂”的徽派祠堂赫然矗立。
这座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祠堂原址位于安徽,
十余年前因道路扩建面临拆迁。
馆方从一位商人手中买下这座祠堂,将其整体迁移至此,
召集40多位专家和工匠,历时两年,将祠堂完整复原。

▲在重建过程中,一砖一瓦一木都严格遵循了原本的建筑工艺,即古老而精湛的“榫卯结构”工艺,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子,完全保留了古建筑的传统韵味和精湛技艺。
整座贪德堂,从外到内,
处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雕刻,内容丰富多彩,
举凡山水人物、花鸟草木、珍奇异兽等,无一重复。

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座建筑艺术的瑰宝,
感受每一处细节所蕴含的文化与匠心。

进入贪德堂,
我们来到了一个收藏着各式音频设备的展厅。
这里陈列着不同年代、来自世界各地的音频器材,
堪称音乐发烧友的天堂。


世界上最早的音响设备——八音盒,
其精巧的设计与独特的音色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鸟笼式八音盒,
匠人们以精湛的工艺完美复刻了自然界的清脆鸟鸣,
鸟鸣的灵动与八音盒的精致优雅融为一体,
仿佛让聆听者置身于自然与艺术的交汇之处,
感受那份独特的清新与浪漫。

▲图片来源: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官网
除了常见的小型八音盒,
还有一种大型的金属唱片八音盒,
主要放置在车站、码头等人群密集之处,
人们只需投币、拧上发条,便可享受音乐。
Polyphon金属唱片大型八音盒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外观古雅,独具一格,总高度达2.3米,由上下两个柜式结构组成。上部宛如一座教堂建筑的缩影,巧妙地融合了哥特式风格,内部可播放唱片;下部则是拉柜式设计,能够存放10张唱片。
这种八音盒使用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唱片——金属唱片,
金属唱片不仅是一种音乐存储介质,
更是19世纪末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的重要象征,
见证着那个时代创新与艺术的辉煌印记。
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洗礼,这台八音盒依然能正常发音。参观时,可以看讲解员演示拧上发条,聆听八音盒奏出纯净清脆、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

音响设备的演变不仅记录了技术的进步,
也承载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电唱机的出现犹如一场电气技术革命的黎明,
宣告声音记录与播放技术从机械的梦境中苏醒,
正式迈入光辉灿烂的电气时代。

来到音响馆,
除了能够参观琳琅满目的音频设备展品外,
还能在馆方精心打造的Hi-Fi听音室中,
享受极致的听觉盛宴~

▲图片来源: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官网
若是在听音室听得仍意犹未尽,
馆内还珍藏着被誉为“终极音源”的开盘机,
等待您的品鉴。
您可以聆听邓丽君那婉转动人的歌声,
仿佛时光倒流,瞬间“重回”上个世纪80年代。


光阴留「影」,探索馆藏时光印记
移步影像历史馆,
那里也蕴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展馆大堂中央,
一棵造型独特的电视树格外引人注目。
它由不同年代的老旧电视机巧妙堆叠而成,
每一台电视机都像一片叶子,
静静诉说着广播电影技术的变迁与岁月的故事。

还有一旁的照相机展区,
陈列着初代的木质相机到现代的数码相机。
每一台相机都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
记录着影像技术从萌芽到辉煌的每段发展历程。

踱步向前,
展厅内还陈列着许多充满年代感和历史故事的老物件。
它们静静伫立,
让人不禁驻足,感受时光的流转与记忆的温度。

这台飞鱼牌JSY-20型手摇计算机可大有来头,
当年国人引以为豪的“两弹一星”研制过程,
正是依靠手摇计算机完成了大量复杂的数学运算。
如今,手摇计算机的存世量极少,
而迪士普影像历史博物馆就收藏了两台哦。

同样吸睛的还有欧洲水晶玻璃珐琅彩缠枝花鸟纹双耳瓶,
瓶身饰以郁金香卷叶纹和束花图案,清新雅致;
中部珐琅彩绘花鸟纹,辅以描金,华丽繁复。
整器融合新艺术风格的自然灵动与奢华之美,
堪称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清末点翠宫灯无疑是展厅中的焦点。
此灯整体造型繁复细密,以传统木架为结构,
采用描金、点翠、泥塑等工艺装饰,
使其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图片来源: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官网
点翠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
匠人们先用金或镏金打造出各式图案的底座,
再将翠鸟身上那抹亮丽的蓝色羽毛精心镶嵌其中。
自古帝王龙袍、皇后凤冠,
常以翠鸟羽毛为饰,彰显尊贵与奢华。
这盏点翠宫灯,虽历经漫长岁月,却依然鲜艳闪亮。

▲图片来源: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官网
这样一盏罕有的清末点翠宫灯,
静静地展示着千年不变的美,
岁月的流逝,都无法掩盖其璀璨与风华。
逛馆的时候,不妨为这个镇馆之宝驻足欣赏片刻哦~

▲图片来源: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官网
除了琳琅满目的珍贵文物,
展厅内布有多处艺术装置,可谓是绝佳的拍照胜地。
随手一拍,便能定格下艺术与时光交融的瞬间。


声音,是情感的共鸣,
是信息的桥梁,更是探索未知的钥匙。
人类在声音的传播与留存上倾注了无数智慧与心血,
声频技术的每一步发展,
都承载着文明的进步与人类的梦想。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正是一个让你重新认识声音的地方。
这里藏着你未曾了解的声频发展史,
也藏着那些被时光封存的声音故事。
走进这里,聆听历史,
开启一段关于声音的奇妙旅程~
供稿:粤政科技、邓至韡
统筹: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
转载自 阅博志
转载自:i广州
- 165人看过